环境公开信息
(一)基础信息
单位名称:江苏容汇通用锂业股份有限公司
统一社会信用代码:91320600790884743M
法定代表人:李南平
生产地址:海门市三厂街道大庆路42号
联系方式:0513-82658658
经营范围:电子专用材料制造;电子专用材料研发;电子专用材料销售;碳酸锂和磷酸铁锂生产、销售等
(二)排污信息
类别 |
|
污染物 |
排放方式 |
排放口数量 |
排放总量t/a |
超标情况 |
执行标准 |
废水 |
|
工艺废水 |
循环利用 |
— |
— |
无 |
— |
|
生活废水 |
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 |
1 |
— |
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8978-1996)三级标准 |
||
有组织废气 |
|
颗粒物 |
经旋风收尘器或脉冲除尘器处理后排放 |
8 |
1#和3#排气筒的主要污染物核定总量:颗粒物5.99; 氮氧化物2.142; 二氧化硫0.068 |
回转窑和酸化窑产生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执行《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DB32/3728-2020);一般颗粒物、硫酸雾执行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GB16297-1996)二级标准 |
|
|
氮氧化物 |
经水膜除尘器处理后排放 |
|||||
|
二氧化硫 |
经水膜除尘器处理后排放 |
|||||
|
硫酸雾 |
经酸雾吸收塔处理后排放 |
未核定 |
||||
固废 |
|
矿渣 |
外卖,循环利用 |
|
|
一般固体废物 |
|
|
生活垃圾 |
由环卫部门收集后卫生填埋 |
|
|
生活垃圾 |
||
|
废包装袋 |
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|
|
|
危险废物(900-041-49) |
(三)防止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
公司按要求建有各类防止污染设施(具体见下表),并建立了废气、废水、固体废物等管理制度、环保设施操作规程等,以确保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。
类别 |
污染源 |
污染物 |
治理措施 |
废气 |
球磨工段 |
粉尘 |
袋式脉冲除尘器 |
回转窑、备料工段 |
粉尘、烟尘、NOX、SO2 |
水膜脱硫除尘装置 |
|
酸化工段 |
粉尘、硫酸雾 |
酸雾吸收塔 |
|
热风炉 |
烟尘、NOX、SO2 |
水膜脱硫除尘装置 |
|
产品、副产品烘干 |
粉尘 |
袋式脉冲除尘器 |
|
产品、副产品包装 |
粉尘 |
袋式脉冲除尘器 |
|
废水 |
生活污水 |
COD、SS、氨氮、TP、动植物油 |
雨污分流管网 |
化粪池 |
|||
规范化排污口 |
|||
噪声 |
生产 |
高噪声设备 |
设备减振底座、隔声罩、厂房等隔声 |
固废 |
生产、生活 |
一般工业固废、生活垃圾 |
一般固废堆场 |
一般固废堆场 |
|||
风险防范措施 |
围堰、护栏、应急池、气体检测及报警装置等 |
||
环境管理 |
配专业环保技术人员1人 |
(四)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
公司一期“4000吨/年单水氢氧化锂”项目于2006年12月通过了南通市环境保护局审批(通环管【2006】95号),后因此市场变化情况于2007年申请变更产品方案,在保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的情况下,将产品方案由原年产4000吨单水氢氧化锂调整为年产2000吨单水氢氧化锂、2000吨碳酸锂,该项目于2008年4月通过了南通市环境保护局审批(通环表复【2008】036号),并于2009年4月通过了南通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环保竣工验收(通环验【2009】05号)。二期改扩建项目“年产6000吨碳酸锂、副产13860吨无水硫酸钠”于2016年5月建设,2017年10月进入试生产,2018年3月完成竣工环境保护自组验收, 2018年6月通过南通行政审批局固废和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(通行审批【2018】212号)。
(五)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
1、经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,结合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,我公司主要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为硫酸、天然气,确定我公司风险评价的最大可信突发环境事件为硫酸储罐泄漏事故。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表示为“较大【较大-大气(Q2M1E2)+一般-水(Q2M1E3)】”。
公司按环评和风险评价情况落实好围堰、事故应急池、气体报警仪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,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。
2、对此,我公司于2019年7月对公司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》进行了修订完善,并经专家评审后报南通市海门生态环境局备案,备案号:320684-2019-035-M。预案摘要如下:
硫酸泄漏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应急措施
硫酸泄漏事故必须严格按照硫酸操作规程执行。并且无论是设备泄漏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硫酸泄漏或散漏事故发生,均必须按如下措施执行:
(1)报告制造一部经理,并报告公司安全环保部;事故严重时,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。
(2)尽可能快的关闭泄漏单台贮罐(指能关闭的),不能关闭的,尽可能采取堵漏措施,并通知相关人员注意疏散。
(3)初步确认硫酸的数量。
(4)处理事故时,正确穿戴防护服、面罩和耐酸手套等个人防护品。
(5)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硫酸罐区的突发事故隔离区,防止泄漏扩大,并回收泄漏的硫酸,用于混酸岗位。
(6)如硫酸溢出罐区围堰,应用石灰围挡,禁止硫酸流入下水道。一旦硫酸流入下水道,应立即关闭下水道出口,开启事故应急池入口,收集流入下水道的硫酸,并及时将收集的硫酸回用于酸化工段,或用石灰石粉中和。中和后的渣用于中和岗位。
(7)少量泄漏和回收剩余的残酸,用石灰复盖处理。
(8)净化泄漏区,收集石灰渣用于调浆或中和;并抢修泄漏设备。
(9)重新标志、贮存或者处置设备。
(10)恢复应急措施状态。
硫酸泄漏事故只有可能发生在制造一部,由制造一部负责,设备抢修由维保中心负责。
注意:应急救援人员在进入事故区前必须做好自我防护,如穿戴化学防护服、防护面具、防护手套等以防中毒、灼伤;若处理工具有限或自身安全难以保证,现场人员应撤离泄漏污染区,等待消防队或专业应急处理队伍的到来,不要盲目进入现场进行堵漏作业。
天然气泄漏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应急措施
(1)工段负责人(值班领导)接到报告后,立即赶赴现场(同时注意自身防护,正确佩戴安全帽),担任现场总指挥,与当班值班长、班长全面了解判断现场情况。
(2)第一时间通知所属部门负责人、生产总监、安全总监,以便指导救援工作。
(3)与当班值班长、班长一起迅速组织泄漏区人员撤离泄漏污染区至上风处。
(4)安排岗位操作人员立即关闭计量站出气阀,必要时联系供气单位。
(5)安排岗位操作人员立即打开窗户进行通风。
(6)同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,划分危险隔离区域;根据事故现场划出的危险区域,安排岗位操作人员分别在泄漏区两侧25M处,布置哨岗,防止非抢修人员进入。
(7)当现场可燃气体检测仪报警停,安排机修值班人员进入泄漏现场检查漏点,并组织修复。
(8)现场处理完毕,恢复生产。
(六)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练
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预案要求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。2019年4月3日、2019年7月11日分别组织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练,并对演练情况进行了总结、评估。